第二为:思想
习武之人善于用哲学融入到生活当中。习武的思想应是不争不斗,上善若水无为而至的修行。却在无形之中,无微不至的保护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安危。不会让他(她)们有一分危险。
第三为:育人
练武的人都明白,百善孝为先,舍己从人,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,他们很注重这些礼节与道理。从一招一式里苦心修炼就教会了你人生的诗与哲学。
第四为:修为
这也就是我说习武之人
不一定要打擂的原因。
实战经验可以私底下找人一起练,
上擂台就说明你想要证明些什么。
我曾经说练武不在于你能打趴下多少人,
而是在于你能扶起来多少人。
眼前的对手打趴下了,
还会有另外一个乃至多个对手的出现,
你永远也会有打不完的对手
一个人又能活多少年?
100年以后你的事情都会成为“故事”,
你也会成为“故人”。
100年以后的人会讲你的故事
等讲你故事的人也死了
那么你的事就“了”了
“争”什么呢?
你永远不可能是天下无敌的。
总有一个人或者时间能打倒你,
但是你的精神思想
以及修为永远没有人能打倒你,
只有这些能陪伴你走下去。
无论什么时候把自己看低一点总是好事
人千万不能狂妄
因为狂妄就是你一种自卑的表现
自信的人总是谦和的。
曾经提起武者在大多数人脑子里立刻想到的是,满身肌肉、血肉横飞、一身臭汗等等画面,而提起练武,大多数人都是嗤之以鼻:“这个法治社会还练什么武,又不打仗,又不打架,我们都是西装革履的文明人”。
现在是信息碎片化时代,越来越多的社会治安问题被爆出,而校园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。“辱母杀人案”、“泸县太伏中学”、“彭州隆丰中学校园暴力”等等事件发生让现在更多的人对于自我及孩子安全意识开始惊醒,加之自媒体浪潮袭来,越来越多自媒体尤其是格斗自媒体对于格斗=防止/解决暴力的观点大肆传播,由此很多人对于武者的想法开始转变。如今这个社会一提起格斗想到格斗,更多人观念认为格斗可以打败邪恶,维护正义。
其实不然,这只是一方面,甚至可以说片面的说法。为何?大家还可记得曾经的“拳击教练被刺事件”、“昆仑决著名搏击拳手遇害”?“武功再高也怕菜刀”,当时被讲成段子传播。错误舆论产生错误的结果几率远远大于好的结果。
一名武者,武术也好,格斗也罢,他们普遍意义来讲并不是宣扬打倒对手。作为运动员来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没有错,但为何普通人也需要练武呢?因为格斗这项运动不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而是最大限度防止问题发生的技艺。
自我约束
全世界几亿人习武,但是对于格斗运动员身上发生的无端暴力事件,远远低于普通人。大多数暴力原因,尤其是校园暴力,施暴者多数是因为心中懦弱所以去伤害别人,而格斗技艺是在艰苦的训练中习得,本身是修体练心一项运动,所以对于自我约束提升有很大帮助。
习武强制约束他人
如果世界1/3人练武,大男人欺负弱女子等等事情还会经常发生吗?没准你面前柔弱的小姑娘就是一位格斗大师。
没有任何一派武术是为了健身所开创的
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战
只不过是意外收获了健身罢了。
拿练武当养生可不妥
万一练错了还伤身呢!
所以练武不能仅限于健身,
或者娱乐表演而丢失了本质
如果习武之人
丢失了尚武精神
丢失了思想意识
丢失了人品武德
那么武术还有什么好练的?
倒不如去干点别的痛快
思考刚才这个问题
跟习武者的目的对照一下
你就会明白武术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了
武术论精彩不及杂技
比难度动作不及体操
论杀伤力也远不及枪弹
说健身还不如跑步游泳简单
那么你练武究竟为啥?
一定要搞清楚武术真正的内涵所在……
所以习武并非宣扬打倒暴力,而是防止暴力滋生。武者也非莽夫,而是真正有德的文化人。
—THE END—
—THE END—
防身健体,从此开始......
Self-defense fitness, from the beginning......
【康搏拳馆】武的思想是什么呢?是止戈,控制你运用武力、控制你运用暴力、控制你的破坏情绪,正所谓止戈为武这才是武者的最高水平!!!
想要体验免费课程请致电:13918549221 (可加微信)QQ:836877005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