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吴在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篇幅不多,大多数读者对他们的印象停留在“火烧赤壁”“三气周瑜”“白衣渡江”之类的故事上。而实际上,江东集团是个很有趣的队伍。
东吴最有名的将领,是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,他们都有个共同点:都是东吴的大都督。先来说说周瑜,周瑜和孙策自幼相识,交情匪浅。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,投奔孙策,后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,分别娶了汉末大臣乔太尉的女儿大乔小乔,辅佐孙策奠定江东基业。建安五年,孙策被刺身亡,继而辅佐孙权。建安十三年,击刺黄祖取胜,同年农历七月,联蜀抗曹,赤壁之战以少胜多,重挫曹军,奠定天下三分局势。
周瑜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,鲁肃擅长箭术,文武全才,赤壁之战时总领三军,立下汗马功劳。借荆州给刘备,震慑曹军士气,单刀会上义正言辞,迫使蜀方归还三郡。鲁肃之后,便是吕蒙了。吕蒙年少时便随姐夫入军营,跟随孙策。孙权掌政后得到重用,攻破黄祖后封横野中郎将,围曹仁于南郡,破朱光于晥城,官拜庐江太守。计擒郝普,勇抗辽军追袭,设计袭取荆州,击败关羽,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。陆逊一生出将入相,被赞为“社稷之臣”,建安24年,参与袭取荆州,章武二年,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,一战成名。黄武七年,石亭之战取胜,赤乌八年去世,追谥昭侯,享年63岁。
他们可以说是东吴的半壁江山,然而有一个魔咒降临在他们身上:周瑜、鲁肃、吕蒙无一是能寿终正寝的。周瑜的死就较为憋屈了,刘备和诸葛亮承诺攻取西川之后必还荆州,却迟迟没有动作,周瑜遂以助其攻取西川为名夺回荆州。不料计策被诸葛亮识破,使得周瑜被围困,气急之下旧伤复发,不治而亡,年仅36岁。《三国演义》中鲁肃死于建安22年,终年46岁。46岁便病逝,实在算不上高寿,身为一代儒将,鲁肃有勇有谋,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实在令人惋惜。吕蒙的死因是因病去世,有学者推测是死于建安24年的瘟疫,亦或是年轻时在战场上历练,积劳成疾,终年42岁。
展开全文
唯一活得稍久的陆逊,最后下场也很惨。陆逊出生于名门望族,是个有身份的世家子弟,同时也为东吴立下累累战功,《三国演义》中记载陆逊因晚年卷入立嗣之争,因为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,忧愤而死。也有现代学者猜测陆逊之死实则是孙权对江东本土世家大族的打压。
有人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,是因为江东湿寒,常年征战的都督们容易受伤,又得不到疗养。当时江南一带都还是相对原始的状态,深山老林中时有瘴气,常常行军的武将,就容易感染疾病。又加上常年战乱,瘟疫频发,医疗条件较差,古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高,所以东吴都督们才会大多早逝。
相较于纠结都督们为何如此短命,不如说是孙权太能活了。孙权早年继承父兄之志,奋发图强,对外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:血洗皖城,扬刀立威;三征黄祖,得大将甘宁;联刘抗曹,取得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;乘胜追击,亲征合肥;以七万兵力在濡须坞击退了曹操号称四十万的大军。引得曹操感慨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。
不同于倒霉的陆逊,孙权更偏爱吕蒙,孙权在其生前身后所表现出的关心和哀痛都到了令人不解的程度,足可见孙权对吕蒙的爱护,但这都是有因可循。最近热销的悬疑小说《三国谍影:雾锁荆州》中就作了详尽描述:诸葛瑾带人向关羽提出结为姻亲,暗地里却撕毁盟约,派吕蒙白衣渡江,围困公安,最后使关羽败走麦城,吕蒙以死为孙权铺路,助其成就一番伟业。关羽死,使得西蜀折煞一员擅长水战的大将,偷袭盟友又比跨江北伐省时省力,不愧是一石二鸟的计策。作者何慕多年潜心研究考证三国历史,以历史悬疑的叙事笔法,融合恢弘的三国史实,文学与历史并重,想象与事实间杂。《三国谍影》——国内首部大格局古代谍战小说!讲述《三国演义》忽略的情报暗战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